发挥行业组织引领作用,助力“环保管家”落地四川
发挥行业组织引领作用,助力“环保管家”落地四川
2017年11月30日上午,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成都市举办了 “环保管家”座谈会,会议邀请了政府部门、环保部门、重点企业的部分代表以及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的会员单位参会,为环保行业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服务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叶宏主持。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原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莅临现场致辞。
姜晓亭发言到,经过近些年的大力发展,我国环境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2016年4月,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明确我国将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并确定了发展的几大方向,其中包括加快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聘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向园区提供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在城镇污水处理等领域,鼓励发展集投融资、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总承包和治理特许经营模式。这是国家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环保管家”概念,表明了政府积极推动和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机制的决心。当前,随着环保工作要求越发严苛、居民环境诉求日益扩大、污染排放标准不断提升、行政处罚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执法监督已成为常态化,管理部门已不能再单枪匹马走天下,企业更不能再心存侥幸或企图蒙混过关。唯有找到专业帮手,通过系统有效的环保管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达到法律法规要求,让管理者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发展,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丰收。
据悉,“环保管家”即“合同环境服务”,是新兴的一种治理环境污染的商业模式。即为一个政府或企业、区域或项目提供定制化的、全产业链的第三方治污服务,并按最终取得的污染治理成效或收益来收费。环保管家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环保托管服务,统筹解决政府或企业的环境问题,有利于提高决策科学性,保证服务效果,有效降低各方环保管理成本和因产业链脱节产生的高昂交易成本。就目前环保管理需求及环境服务业现状来说,“定制化”的综合环保管家服务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健全、法律政策有待完善、行业自律环境堪忧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作为省环保厅唯一主管的环境科技社团。它将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为政府部门和会员单位提供公平公开自愿开放的信息和交流平台服务,探索建立健全行业第三方环保管家服务标准、管理规范、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案例分析,总结推广成功的服务模式,不断引导完善环境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工作,推动形成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环境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体系。
姜晓亭还强调指出,“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一个环保管家综合环境治理技术服务交流平台,以帮助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咨询单位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咨询。对此,学会声明不对任何环保管家服务相关方进行指定和推荐,请供需双方本着诚实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达成协作共识,依照约定开展业务合作。”
会上,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自力就四川省生态红线划定的成果向与会代表做了介绍,同时就生态红线划定后对政府、企业和环保服务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学会咨询部部长石娟对“环保管家”的服务模式进行了具体的解读。
随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重点企业代表与第三方环境服务业代表对环保管家的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管理规范、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环保管家”的服务模式将成为环境保护综合服务领域的必然趋势。通过此次会议,全面的探索了如何建立健全行业第三方环保管家市场,也分析了“环保管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推进以后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总结了宝贵的经验。